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
为指导各地区保持战略定力,持续推动“三北”工程高质量发展,日前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公布修编后的《“三北”工程总体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。
1978年,我国启动“三北”工程建设,建设期为1978-2050年,分三个阶段、八期工程。“经过40多年持续推进,‘三北’工程已完成两个阶段、五期工程,累计完成营造林保存面积4.8亿亩,工程区森林覆盖率从1977年的5.05%增至13.84%,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介绍。
《规划》明确,“三北”工程第三阶段共分三期建设。其中,2021-2030年为六期工程,将全力打好黄河“几字弯”攻坚战、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、河西走廊-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等三大标志性战役,促进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0.77个百分点(有关目标及任务基期均为五期工程末,下同),林草覆盖率达40.9%,67%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,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22%。
2031-2050年为七期、八期工程。其中,七期工程以全面巩固六期工程治理成果、持续提高关键地区植被盖度为主攻方向;八期工程以提质增效、整体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主攻方向。
到2050年,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1.9个百分点,林草覆盖率达43%,可治理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,沙化土地综合植被盖度达25%以上,退化草原和湿地有效修复,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,沙尘天气、泥沙危害全面缓解,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,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明显提升,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更大成就。
根据《规划》,工程建设范围涉及13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765个县(市、区、旗)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13个师市,总面积448.6万平方千米,分为4个屏障建设一级区和30个二级区。
1989年,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方案》(以下称1989年版《规划》)发布实施。该负责同志解读道,与1989版《规划》相比,此次印发的《规划》重点作了五方面修编: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北”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《规划》中;突出防沙治沙主攻方向,丰富了林草覆盖率、沙化土地治理等指标;落实联防联治要求,适当扩大了工程建设覆盖区域;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拓展了退化草原修复、沙化土地治理、湿地保护修复、光伏治沙等重点任务;强化规划落实,完善了工作协调、要素保障等支持政策。
“本次《规划》修编工作,核心是准确把握工程面临的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要求,明确深入‘三北’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、战略布局和战略任务,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程建设提供指导,为制定阶段性规划、工程区内相关方案和政策提供依据。”上述负责同志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