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编辑圈点丨高精度模拟解开球状星团起源之谜 形成机制可不依赖暗物质

2025-09-17 01:01:00 来源: 科技日报 点击数:

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

几个世纪以来,天文学家一直对宇宙中最古老、最密集的恒星系统之一——球状星团的起源感到困惑。如今,由英国、美国、瑞典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发表于最新一期《自然》杂志的研究,通过高精度模拟终于解开了这一谜题,并意外发现了一类此前未知的恒星系统。该研究为理解星系形成、暗物质本质以及宇宙早期演化开辟了全新路径。

球状星团是由数十万到数百万颗恒星组成的密集星群,它们围绕银河系等星系运行,其恒星在年龄和化学成分上高度一致,且未显示出暗物质存在的迹象。这些特征自17世纪被发现以来,其形成机制引发激烈争论。

此次,团队利用英国DiRAC国家超级计算机设施,运行了名为EDGE的虚拟宇宙模拟项目,耗时数年,追溯了宇宙138亿年的演化历史。该模拟以前所未有的10光年分辨率,首次在虚拟环境中实时重现了球状星团的形成过程。结果显示,球状星团可以通过至少两种不依赖暗物质的机制形成,为这一百年难题提供了关键解答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他们还在其中发现了一类全新的天体——“球状星团状矮星”。

这类新天体在外观上与传统球状星团极为相似,但其内部却含有大量暗物质,其性质介于球状星团与矮星系之间。由于以往望远镜观测可能将其误认为普通球状星团,这类天体很可能早已被发现却未被正确识别。例如,银河系已知的“超微弱”矮星系网状星系Ⅱ,就可能是此类候选体。

英国萨里大学天体物理学系主任贾斯汀·里德教授指出,EDGE项目的目标是构建宇宙中最小星系最真实的演化模型,既能追踪138亿年的宏大历史,又能放大到单颗恒星爆炸的细节。虽然在DiRAC超级计算机上运行耗时数年,但成果极为丰硕。

这一发现具有深远意义。如果球状星团状矮星被后续观测证实,它们将成为研究暗物质特性的独特实验室,同时也可能是搜寻宇宙第一代恒星的最佳场所。

总编辑圈点

超级计算机工作了几年,才得以一窥球状星团的奥妙。球状星团是宇宙中古老且致密的恒星集团,由数十万甚至上百万颗恒星组成,且内部没有暗物质存在的迹象。科研人员通过高精度宇宙学模拟发现,球状星团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形成。同时,他们还意外发现了“球状星团状矮星”的存在,这一系统内部含有大量暗物质。也就是说,同样的模拟,可以解释含有暗物质的矮星和没有暗物质的星团的形成,这对解释宇宙起源和进一步研究暗物质意义重大。

责任编辑:左常睿
网友评论
最热评论
没有更多评论了

抱歉,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,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

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:

1.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

2.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

3.暂不升级,继续浏览

继续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