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: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激活创新“新势力”

2025-07-20 19:20:23 来源: 科技日报 点击数:

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 

184件创新产品、125家投资机构、103家企业、50个优质科技项目团队齐聚山城!7月18日—19日,科创“新势力”企业重庆行活动在重庆举行,这场由重庆市多部门联合打造的资源对接盛会,集中展示重庆科创生态,加速创新资源要素的高效聚合,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。

打通创新链路“长出”硬科技

懂情感能陪伴的四足机器狗“哮天”、桌面级“机器人摄影师”随灵X、医用全磁悬浮电机……在科创“新势力”·高潜创新企业推介活动,来自103家高潜创新企业的184件“硬科技”产品亮相,这些聚焦智能C端、智能建造、智慧农业、智能工业、低空经济、智慧车联、共享工厂等七大领域的硬科技,让前来的创投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代表看得兴致盎然。

“用传统的方式养1000头猪,少说也得3—5个人,而使用我们的‘未来猪场’,一个人养3000头猪轻轻松松。”来自两江新区明月湖科创基地的桦鸿科技(重庆)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桦鸿科技)总经理何永鹏介绍,他们依托“重庆生猪产业大脑”,以智能环控系统为核心,能够帮助养殖场实现精准调控,实现对畜禽养殖场环境、物料、饲喂等自动监测及预警。

何永鹏说,目前他们已为荣昌的首批“未来猪场”提供技术支撑。“未来猪场”较传统养殖场人力效率可提升90%、物料成本节约50元/头、死亡率降低5%以上,养殖经济效益显著提升。

在展区像桦鸿科技这样来自重庆的硬科技企业有54家,其中不少企业来自明月湖科创基地。

“硬科技产品在这里从创意孵化到产品成型到市场推广,我们提供全链路服务。”明月湖科创基地副总经理杨卿介绍,基地建设了共享工厂与明月湖硬科技供应链联盟。其中,共享工厂由明月湖科创基地与重庆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建立,工厂拥有快速打样中心、中试验证中心、产品测试中心、技术支撑平台、供应链平台,解决科创团队研发过程中样机生产的难题。明月湖硬科技供应链联盟则构建了包括工业设计、OEM代工等制作硬件产品的支撑体系,目前拥有100余家供应链企业,帮助创业者突破量产难关。

“在重庆明月湖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端到端的人才培养、孵化以及企业迭代的体系。”在主活动现场,XbotPark机器人基地创始人、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用他30多年的探索深入解析了硬科技创业生态的构建。他表示,在重庆不遗余力地建设下,新工科教育、孵化、科创人才培养机制体制一体化的生态系统,已经在重庆完美生根、开花、结果。

科技金融助力科创“新势力”

活动现场2025明月湖硬科技创业者大赛启动,面向全球征集优质项目。在随后的XbotPark创投日活动中,来自全国的125家投资机构、30家供应链企业和50个优质科技项目团队齐聚一堂,为重庆发展“硬科技”注入“真金白银”。

“我们已经获得了重庆明月湖种子基金和重庆市种子基金的投资,此次发布新一轮融资计划,希望推动我们的产品进一步走向市场。”路演现场,重庆无足鸟机器人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兴超带来的陆-空两栖智能光伏清洗机器人吸引了不少投资人的关注。这家孵化自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的企业,瞄准光伏清洗需求,推出了这款产品,能够实现无水清洗光伏面板,相比传统清洁机能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,作业成本低、效率高。

重庆市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通过搭建这样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,不仅能够吸引更多优质创新资源向重庆集聚,还将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生态,助力重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。

近年来,重庆市通过建机制、搭平台等多项举措,持续优化创新生态。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平台从600余家增至1294家,高新技术企业从3141家增至9123家,科技型企业从16918家增至74725家,R&D人员超过25万人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6年保持西部第1、居全国第7。

此次活动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、重庆市科学技术局、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主办。下一步,重庆市将从科创教育、科创人才、科创产业、科创生态四个维度重点发力,纵深推进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“416”科技创新战略布局衔接联动,让科技创新“关键变量”成为高质量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”。

责任编辑:陈可轩

抱歉,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,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

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:

1.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

2.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

3.暂不升级,继续浏览

继续浏览